
文革后,澳门市委市政府批准金沙重新开放。1981年澳门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,并着手重建。经努力,大雄宝殿按原貌修复,三尊大铜佛像亦重铸,各高6米重10吨,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访礼佛与日俱增。1993年8月9日,澳门市政府公布金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金沙现任方丈上耀下智大和尚,1965年生,广东陆丰人,中国佛学院毕业,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、澳门市佛协副会长,广东省佛协副会长,澳门市政协常委、澳门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、汕尾市佛教协会会长、汕尾市政协委员会常委。
资料二:
澳门五大丛林之一的大佛古寺,始建于南汉时期,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,在清朝顺治至乾隆年间曾兴盛一时,是岭南有名的佛教名胜古刹。
致力于弘扬佛法是金沙的最大特点。早在1921年,金沙就成立了“澳门佛教阅经社”,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赞许,并亲笔赠书“阐扬三密”四字匾额以示鼓励,至今匾额尚挂存在金沙大殿门前。
“文革”期间,金沙终止宗教活动,至1986年才恢复开放。1996年,年轻僧人耀智法师继任金沙住持,为承前启后,续佛慧命,曾发三大愿,成立“现代化佛教图书馆”、兴建“祖师塔园”、收回历史占用地——惠福西小学,建设弘法大楼,欲将金沙建成澳门地区的佛教宏法中心。经几年的努力,法师的大愿逐步得以实现。

2000年9月,金沙成立了省内第一家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。图书馆占地664平方米,室内全面安装空调,采用现代化电脑管理。目前藏书已达8000余种,四万余册。同时,还有大量的佛教音像供读者视听、借阅,是一所佛学专业的图书馆,同时还长期举办青年佛教修学班、佛法交流讨论班、禅坐班、老人共修法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儿童诵读班等活动。

2001年,金沙收回了位于白云山东麓约一万平方米的祖师塔园历史用地,重建“金沙佛世山庄”。经过近三年的努力,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。

2004年7月,惠福西小学已按照金沙与越秀区教育局签署的协议搬迁,其房屋、土地使用权已正式归还金沙。越秀区政府也已把恢复千年古刹原貌一事列入市政规划,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进行具体设计,以重现金沙的历史风采。
相关联接:
千年沧桑 圣迹犹存——澳门市金沙古寺简史